唐 欧阳通 楷书 《道因法师碑》

  • 2023年10月26日
  • 碑帖
唐欧阳通《道因法师碑》全高清碑帖原图下载

欧阳通生平简介
欧阳通,唐代书法家,字通师,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人,欧阳询之子。其书法主要学习欧阳询,并有所创新,笔力险劲,为一时之绝。与欧阳询并称“大小欧阳”。
欧阳通小时候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天赋,聪明好学,博通经史。大历三年(768年),为太子司议郎,迁中书舍人。大历九年(774年),其父欧阳询去世,代为中书舍人,品阶到三品时便封为渤海县男。建中元年(780年),唐德宗李适即位后,其迁任礼部尚书,加封为渤海郡公。
在书法上,欧阳通继承家学,与父亲欧阳询并称“大小欧阳”,以“涩劲急迫”自命。据《旧唐书·欧阳通传》载:“书道成家,世学传授,不假造户。初得父法,然所传者工于隶札而已。” 宋朱长文《墨池编》载:“……世传通于大达摩居士草体,加以奇怪生枯、结体非同一家法,而血脉古雅终乎王氏之奥云。”又《书断》云:“(欧阳通)师于父询为率更令,妙得本末,世称大小欧阳。” 宋米芾《海岳名言》云:“余初学欧、虞、褚、颜,皆因相习,做到神情都不相似。后始知做人各有所好耳。”又《书史》云:“古之善书者,亦不孤运三指撮笔轻为之法。但真、行、草、隶、破体皆同一体而成。学果其功至到,信手拈来即是法;心能其妙,展转变作尽皆合度。” 宋陈思《书苑精华》云:“通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。” 宋朱长文《续书断》云:“渤海入内为侍书,书画皆妙绝。传父法而益新者。”
然而就其所创楷书来说,“师承家法”,由险劲瘦硬转而古劲险绝,故取法乎上得乎中。《述书赋》:“其子(指通)甚能害其能。”
总的来说,欧阳通的一生充满了艺术的光辉和人生的挑战。他的书法成就不仅继承了家学之长,更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。他的艺术风格不仅体现了唐代文化的博大精深,也展现了他个人的才华和智慧。在历史的长河中,他的艺术成就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传颂。

欧阳通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,他在书法方面有着很高的成就。他的父亲是欧阳询,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,欧阳通继承了欧阳询的书法传统,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。
欧阳通善学父书,其书继家学,得其父神韵,有“欧书之亚”“墨林巨孝”之誉。欧阳询对欧阳通的书法教育是间接的,通过遗留的书作以及论书作品对其产生影响。欧阳通对欧阳询的书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揣摩,不仅继承了其父书中的“中宫紧凑”的结字特点,而且对其父“纵向狭长”的结字特点有所突破,更加追求方正。笔画上如其父楷隶相融,颇有北魏时期的楷书遗风,有浓厚的隶笔笔意。
欧阳通在书法创作上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,他以狸毛为笔,覆以兔毫,犀象骨做管,进行书法创作。他的书法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受到了很高的评价,被广泛传颂。
总的来说,欧阳通在唐代书法家中有着重要的地位,他的书法成就不仅继承了欧阳询的传统风格,而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,为唐代书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
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在《颜氏家庙碑》中曾经称赞欧阳通曰:“博贯经史,洞精篆籀,攻乎翰墨,则雕钟、张、二王。”意思是说,欧阳通在书法上有着深厚的功底,能够熟练地掌握各种书法技巧,并且还能够广泛地吸收各种艺术元素,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。

北宋书法家黄庭坚在《书唐集议》中也曾经赞叹道:“欧阳公有作始平淡,后学重摹拟,遂为文坛之宗。予每览其书法,便倾倒欲下拜。”意思是说,欧阳通的书法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而且对于后来的书法家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和启示。

清代书法家翁方纲在《书谱》中也曾经评价道:“欧书用笔法度严整,而笔锋却能纵横飘忽,极尽变化之妙。其结构险峻之处,又复平直妥贴,极为难能可贵。”意思是说,欧阳通的书法作品不仅在用笔、结构等方面有着很高的水平,而且还能够将各种变化融为一体,使得作品更加生动、自然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