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阳询(557年12月28日—641年7月23日),字信本,汉族,出生于衡州(今湖南衡阳),祖籍潭州临湘(今湖南长沙),唐朝著名书法家、文学家、诗人。
欧阳询不仅是一代书法大家,而且诗文亦为一时之冠。他著述有《艺文类聚》、《唐人杂说》等,被时人誉为“博识洽闻,时称独步”。其诗歌被清代诗论家沈德潜《唐诗别裁》评为“疏澹之中,有古意存焉”。除诗文之外,欧阳询在历史、起居注等领域也有丰富著述。
欧阳询因其博通经史,在当时的士大夫中享有很高的声望。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年),奉诏与裴矩、陈叔达等人编修《艺文类聚》。唐太宗贞观十五年(641年),欧阳询去世,享年八十五岁,获赠司徒,谥号“文懿”。
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欧阳询为南朝梁陈官员之后,其父欧阳纥于太清之乱时叛离侯景而归附梁朝,多次随陈霸先作战。太清三年(584年),广州刺史王番梦见天神下降于其庭中,醒来后请人占卜得知天神是欧阳纥。于是将女儿许配给欧阳纥,生下欧阳询。不久后,欧阳纥因功被封为东衡州刺史,但因部下谋反而被诛杀。当时欧阳询尚在母腹中,母子二人因此幸免于难。此后,欧阳询随母亲由衡州迁居潭州(今湖南长沙)。
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欧阳询容貌丑陋,但为人正直、性格孤傲,不拘小节。自幼聪慧过人,多才多艺。因家境贫寒,父亲曾把他抛弃在长沙山野中,后被路人捡到并送还其母。自此之后,他的母亲便开始教他写字读书。他长大后博贯经史,尤精书法。
欧阳询,唐朝著名书法家,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巨匠之一。他的书法造诣深厚,精通真、草、隶、篆等各种书体,尤其是楷书和行书,堪称一绝。欧阳询的书法风格独特,笔力险峻,结构严谨,字形秀美,给人以清新自然、神采飞扬的感觉。
欧阳询的书法作品流传千古,被后人广泛传颂。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《九成宫醴泉铭》,此碑刻于唐太宗贞观六年(公元632年),由欧阳询撰文并书写。该碑刻全篇24行,每行48个字,共计1152个字。字体以楷书为主,兼有行书和隶书,是欧阳询晚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。该碑刻笔力道劲,结构稳重,线条流畅自然,被后人誉为“天下第一楷书”。
除了《九成宫醴泉铭》,欧阳询还创作了其他许多著名的书法作品,如《化度寺碑》、《皇甫诞碑》等。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,而且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总的来说,欧阳询作为唐朝著名的书法家,他的书法造诣和艺术成就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他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,而且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欧阳询,唐代著名书法家,与虞世南、褚遂良、薛稷并称为“初唐四大家”。他的书法风格独特,笔力险峻,结构严谨,字体刚劲有力,被誉为“唐人楷书第一”。他的作品不仅在唐代广为流传,而且对后世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曾评价欧阳询:“师宜官之书,虽称能学古人,而微有自名之意。此其所以居袁下乎!”他认为欧阳询的书法虽有模仿古人的痕迹,但也有一些自成一家的意味,因此他的地位应该在袁术之下。
北宋书法家米芾则称赞欧阳询:“欧书于平正中见险绝,最为奇崛。世之颜书往往慕其险绝,时瘦金体又太妩媚,故知欧公于书法两不取。”他认为欧阳询的书法在平正中见险绝,是最为奇崛的。相比之下,颜真卿的字体则有些瘦金体的妩媚气息,因此米芾认为欧阳询在书法方面的成就更为出色。
清代书法家刘熙载则对欧阳询的书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:“欧阳公书委屈森严,乃八面受敌之法也。”他认为欧阳询的书法严谨而有法度,每个字都如同一个战士一样,四面八方都能抵挡敌人的攻击。
欧阳询,中国唐代书法家,以其独特的楷书风格而闻名于世。他的楷书作品《千字文》更是备受历代名家推崇。这篇文章将探讨历代名家对欧阳询楷书千字文的评价。
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千字文被誉为“楷书之冠”。自问世以来,它一直备受书法爱好者和专家的喜爱。其结构严谨,字形美观,被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。
在唐代,欧阳询的楷书千字文就备受推崇。唐太宗李世民曾赞叹其书法“如龙蟠凤翥,骏马驻足”。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欧阳询楷书千字文的风格,凸显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。
宋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巅峰时期,欧阳询的楷书千字文在这一时期也备受推崇。苏轼、黄庭坚、米芾等著名书法家都曾临摹和研究过此作品。他们高度评价欧阳询的书法技艺和审美观,认为他的楷书千字文不仅结构严谨,而且富有韵律感和生命力。
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对欧阳询的楷书千字文赞赏有加。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:“欧阳询楷书千字文,世称‘楷书之冠’,余谓其有‘登峰造极’之妙。”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欧阳询的书法成就,并赋予其极高的评价。
明代书法家董其昌也十分推崇欧阳询的楷书千字文。他认为此作品“如铁石坚硬,又如玉润泽”,是“真正的书法瑰宝”。董其昌的赞美反映出欧阳询的楷书千字文在明代依然备受推崇。
清代至近代,许多书法家和学者依然对欧阳询的楷书千字文赞不绝口。他们认为此作品不仅展示了欧阳询卓越的书法技艺,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