颜真卿《大唐中兴颂》

  • 2025年6月14日
  • 碑帖
大唐中兴颂

一、碑刻概述

  1. 基本背景
  • 《大唐中兴颂》由唐代文学家元结撰文,颜真卿书丹,刻于大历六年(771年),时颜真卿63岁。
  • 内容为歌颂平定安史之乱后大唐中兴的功业,兼具历史纪实与文学颂扬。
  • 现存于湖南永州祁阳市浯溪碑林崖壁,为摩崖石刻,横宽416.6厘米,纵高422.3厘米,楷书21行,满行20字,共332字,字径约15-20厘米,是颜真卿传世作品中字迹最大者。
  1. 艺术形式创新
  • 书写方向突破:采用从左向右的竖式书写,打破传统右起左行的惯例,彰显创造性魄力。
  • 字体简化:碑中自创11个简体字,调节笔画疏密,增强颂文气势。
  • 摩崖特质:依山就势镌刻,石质坚硬,虽经千年风雨仍保存较完整。
《大唐中兴颂碑》原文

以下是唐代元结撰文、颜真卿书丹的《大唐中兴颂》完整原文(据湖南祁阳浯溪摩崖石刻拓本整理):

《大唐中兴颂》

有序:
尚书水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荆南节度判官元结撰
金紫光禄大夫前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书

天宝十四载,安禄山陷洛阳。
明年,陷长安,天子幸蜀。
太子即位于灵武。
明年,皇帝移军凤翔。
其年,复两京,上皇还京师。
於戏!前代帝王有盛德大业者,必见于歌颂。
若今歌颂大业,刻之金石,非老于文学,其谁宜为?

颂文(四言古体,十五韵)

噫嘻前朝,孽臣奸骄,为惛为妖!
边将骋兵,毒乱国经,群生失宁。
大驾南巡,百寮窜身,奉贼称臣。
天将昌唐,繄睨我皇,匹马北方。
独立一呼,千麾万旟,戎卒前驱。
我师其东,储皇抚戎,荡攘群凶。
复复指期,曾不逾时,有国无之。
事有至难,宗庙再安,二圣重欢。
地辟天开,蠲除祅灾,瑞庆大来。
凶徒逆俦,涵濡天休,死生堪羞。
功劳位尊,忠烈名存,泽流子孙。
盛德之兴,山高日升,万福是膺。
能令大君,声容沄沄,不在斯文?
湘江东西,中直浯溪,石崖天齐。
可磨可镌,刊此颂焉,何千万年!

题跋信息(据摩崖石刻)

  • 刻石时间:唐大历六年(771年)夏六月刻
  • 形制尺寸:碑高300厘米,宽320厘米,21行,行20字
  • 现存地点: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浯溪摩崖

关键注释

  1. 历史背景
  • 记录安史之乱(755-763年)至唐代宗复国史实。
  • “二圣重欢”指唐玄宗(上皇)与唐肃宗父子重聚。
  1. 文体特点
  • 三句一韵:突破传统四句韵式,形成“三绝体”(文绝、书绝、石绝)。
  • 用词刚烈:如“孽臣奸骄”“毒乱国经”直斥安禄山叛乱。
  1. 书法价值
  • 颜真卿63岁所书,楷书雄浑开阔,横细竖粗明显,为“颜体”成熟期典范。
  • 摩崖刻石受山势影响,字体更大(单字约15厘米),气势磅礴。
  1. 历代评价
  • 黄庭坚:“鲁公书《中兴颂》奇伟,故杜子美有‘书贵瘦硬’之叹。”
  • 欧阳修《集古录》:“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。”

现存状态

  • 摩崖因风化部分剥蚀,但主体清晰可辨(如图,注:此处应有拓片图示)。
  • 宋明清三代留题刻百余处(如黄庭坚、米芾、何绍基等),形成“浯溪碑林”。

二、艺术特色

  1. 笔法与结构
  • 篆隶融合:行笔用篆法中锋,圆劲浑厚;出笔用隶法藏锋,撇捺如扛鼎之力,笔画刚健沉稳。
  • 字形布局:字形方严外拓,中宫舒展,布白紧密,字实撑格,形成向外膨胀的恢宏气势。
  • 风格演变:标志着颜体成熟期的巅峰,褪去早期《多宝塔碑》的雕琢感,转向雄浑朴茂的“大朴不雕”之境。
  1. 整体气象
  • 全篇充溢金戈铁马之气与报国之志,映射盛唐进取精神,被赞“真力弥满,充实茂朴”。
  • 明代王世贞称其“字画方正平稳,不露筋骨”,为颜书第一。

三、历代名家评价

朝代评家评价要点
黄庭坚“大字无过《瘗鹤铭》,晚有名崖《颂中兴》”,将其与“大字之祖”《瘗鹤铭》并列。
欧阳修“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”,拓本被世人所重。
郝经誉为“书家规矩准绳之大匠”,称颜书至高境界见于此刻。
王世贞“方正平稳,不露筋骨,当为鲁公法书第一”。
萧泰登“浯溪石刻人争重,只为平原太守书”,强调颜氏忠义气节与书法相辉映。
杨守敬“雄伟奇特,自足笼罩一代”。
康有为“有营平之苍雄”,以汉代名将喻其雄浑气魄。
何绍基十次经浯溪拓碑,称“鲁公遗墨此第一”。

四、历史地位与影响

  1. “摩崖三绝”
    因年代久远、形制巨大、书法奇伟,与浯溪山水并称“摩崖三绝”,成为浯溪碑林核心景观。
  2. 后世摹刻与传承
  • 宋代已多摹本,黄绢拓本被用作屏风图障。
  • 日本学者山田女士访华后叹:“看了此碑,死亦不忘”,可见国际影响力。
  1. 文化象征意义
    颜真卿亲历平叛的忠烈气节与书法融合,使此碑成为“忠义精神”的物化载体。明人评:“惟其忠贯白日,故精神见于翰墨”。

总结

《大唐中兴颂》是颜真卿晚年炉火纯青之作,以雄健笔力、恢宏布局及革新意识,奠定了楷书典范。历代评家不仅推崇其艺术成就,更将其与书写者的家国情怀紧密关联,使这一摩崖巨制成为“字如其人”的千古绝唱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